
端午节的来历优秀日记(通用7篇)
一天又结束了,我们一定有不少所感触的事情吧,需要进行好好的总结并且记录在日记里了。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日记头疼,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端午节的来历优秀日记(通用7篇),欢迎大家分享。
端午节的来历优秀日记1有一首儿歌:“五月五,是端阳。插艾叶,戴香囊。吃粽子,撒白糖。龙船下水喜洋洋。”
爷爷说:“相传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。把粽子投进江河,是让鱼蛟虾蟹吃饱了,不要再去吃屈原的遗体。”爷爷还说:“用红、黄、蓝、白、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或手腕上,称为长命缕,听说可以长命百岁。家家户户插上‘五端’:有菖蒲、艾草、石榴花、蒜头、龙船花。”我正在家看书,突然闻到一阵清香,我跟着香味走过去,发现原来是奶奶在煮粽子,我偷偷吃了一个,是红枣馅儿的,又香又甜,味道好极了!
端午节的来历优秀日记2我知道端午节的来历。从前,有一位在楚国的诗人,他叫屈原,屈原非常喜欢自己的国家。后来,楚国被攻陷,眼看自己的国家将被打倒,屈原伤心极了,只能跳江。
从此,每年的这一天,人们就往江里扔粽子,保护屈原。渐渐的,这种习俗成了一种节日,那就是端午节。
端午节的来历优秀日记3“五月五,是端午。插艾叶,戴香囊。吃粽子,撒白糖,龙船下水喜洋洋。”Ok,请你一边吃粽子,一边听我讲一讲端阳节的故事:
战国中后期,楚国仍然相当强大,成为秦国一统天 ……此处隐藏1353个字……时代已经很盛行,这种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两个节日里食用。
今天又到了端午节,又该吃粽子了,但你们会包粽子吗?我会包,刚学的,下面我给大家说一下我包粽子的过程吧。
首先找两个大小差不多的粽叶,把两个粽叶往外拉长一些,然后从中间往里裹成一个像漏斗一样的三角形,这样模具就做好了。下一步就开始往里放米了,放一点,使劲压一压,再放一点,米压的越结实越好。接着是把左这的叶子往右边裹,右边的叶子往左边裹,一定要裹结实,这样大致就包好了,最后一步就是缠线,手拿着粽子,缠三个角交叉缠,缠的越结实越好,这样粽子就包好了。
包粽子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,看起来简单的事表,做起来却很难。
端午节的来历优秀日记7每年的五月初五,是我国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——端午节。
每逢到这一天,家家户户都要吃棕子、喝雄黄酒、挂菖蒲、艾叶、有些地方还举行划龙舟比赛……
关于端午节,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。中国古代有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,名叫屈原。在公元278年,农历五月初五的那天,屈原在绝望、悲愤之下,投入旧罗江,当地的百姓闻讯后,立刻划船去打捞,一向行止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。
为了寄托哀思,人们荡舟江河之上,此后就变成为龙舟比赛。百姓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屈原的身体,就纷纷从家里拿来米?投入江中,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。之后就构成了吃粽子的习俗……
根据以上故事来看,这些都是为了纪念屈原而构成一种风俗习惯。我国还有许许多多的传统文化,作为一名中国人,我平时还要更多地去了解这些灿烂古代文化。
中国有许许多多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,博大精深,源远流长。由于我从小十分爱吃粽子,所以对“端午节”的印象十分深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