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摇摇瓶说课稿
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,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,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。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?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摇摇瓶说课稿,欢迎大家分享。
摇摇瓶说课稿1一、关于选材
本活动是科学和艺术领域的综合活动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“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、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它活动。”《摇摇瓶》正好切合了这一点,把幼儿常见的石头、豆子等物品放在熟悉的可乐、矿泉水等瓶子里摇动,运用听觉器官,感受声音的不同,并根据声音的特点为歌曲《大雨小雨》伴奏,从而体验音乐带给我们的乐趣。通过此活动能发展幼儿的听觉功能,提高对音乐的感受力。
二、关于学情
本次活动是整合活动《感官总动员》里的一个内容。幼儿对感官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,他们已有运用感官进行初浅探索的意识与方法。幼儿喜欢利用他们所熟悉的生活中常见物品进行操作活动。另《大雨小雨》是幼儿熟悉和喜欢演唱的歌曲,有利于伴奏和进行情绪体验。
三、关于教学目的
新的教育观强调幼儿兴趣、态度的培养,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。中班的幼儿尽管好奇好问,喜欢探索,但始终缺乏目的与意识性。并且幼儿自主发现总结的能力差,因此此次活动的重点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索和感受。具体活动目标为:
1、.幼儿能在教师指导下探索不同物品放在不同瓶子里声音的异同,培养幼儿探究声音的兴趣。 ……此处隐藏1223个字……必须是美的,如何让儿童探索到的声音更美呢?在活动中应尽量引导儿童有节奏并轻轻地晃动瓶子,仔细倾听。同时采用为儿童喜欢的歌曲伴奏的`形式,更有利于儿童体验乐声。
五、关于教学方法
儿童喜欢在游戏的情景中活动。此次活动的探索过程主要围绕—制作乐器、伴奏歌曲这样一个情景进行,让儿童的探索既带着目的同时又具有趣味性。由于儿童独立发现的意识差,所以在教学中采用了引导与儿童自主动手相结合的方法。另外就是玩中学,教学形式与活动过程尽量开放,让儿童感觉在玩。
六、活动过程
引入部分:由于儿童对古诗《赠花卿》的内容很感兴趣,所以活动开始让儿童吟颂这首诗,自然的引出制作乐器这个主题。
儿童探索部分:开始采用老师演示,儿童感受和得出结论的方法。也就是老师有序的把相同的东西放在不同材料的瓶子里;把不同的东西放在相同材料的瓶子里,让儿童仔细观察、体验并得出结论。这里主要帮助儿童掌握有意识进行探索的方法,为儿童自由探索打下基础。接下来儿童运用刚才获得的经验进行自主探索,这样儿童的探索就不会显得盲目和无从下手。
为歌曲伴奏部分:在这里我放手让儿童根据自己制作的乐器的特点,自主选择是为“大雨”还是“小雨”伴奏,并可到前台来象开演唱会一样演奏。既满足儿童好表现的愿望又增强他们的成功感。儿童还可和别人交换乐器体验,增加为歌曲伴奏的兴趣。
活动结束部分。儿童把自制乐器放入音乐活动区。这样既方便儿童随时探索又可用于其它活动,发展儿童的想象力与创造力。
《幼儿园教育纲要》提出教育工作者应“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,为每个儿童都能运用多种感官,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。”相信此活动能很好的体现《纲要》的这一精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