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考考前复习指导
还有30多天,高考的大幕就要拉开。我们特别邀请我市二中的优秀一线教师,就考生如何在考前一个月的时间里科学掌握复习节奏、抓住重要知识节点进行分析指导,为高考加分。
数学
冷静、有条理地安排复习
-景燕波:石家庄二中数学教师,多次带高三毕业班,积累了丰富的高三教学阅历与教学经验。
数学作为高考中区分度大、选拔性强的学科,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。在考前这一个月的时间里,如何冷静、有条理、有秩序地安排好数学复习呢?
有序构建知识体系——
回归课本知识
数学能力的考查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的,而复习数学知识,课本是一个首选的素材。
一方面课本把知识的来龙去脉交代得非常清楚,容易帮助考生形成知识网络;另一方面,高考中,许多试题都是课本上的习题引申变化而来,如果课本你非常熟悉,那么这些高考中源于课本的题目自然也就会做了。
可惜的是,很多同学往往忽视了这一点,觉得课本上的内容简单,距离高考太远,盲目地去看了很多教辅资料,做了很多题,反而搞不清哪些是重点,甚至过分“拔高”以后,连基础题都觉不出简单了,可谓得不偿失。
实际上,越是迷茫,搞不清复习方向时,越要踏下心来,从头到尾将课本理一遍,将课本上的例题、习题再动动笔做一做。进行完之后,可能很多问题都能得到解决。
重视典型错题——
弥补自己的“短板”
许多同学都有错题本,也整理了很多的错题,但在整理完了以后,就束之高阁,不再去看,从而错失了提高自己实力的一条捷径。
其实,这些错题非常有针对性,直接反映了你在哪些方面是比较薄弱的,对于那些因为知识缺陷、思维不够严谨、方法使用不当的典型错误,要仔细地翻阅一遍甚至多遍,因为这些错题可以非常好地查漏补缺、纠正你的思维习惯,并能够在做相似类型的题目时,防止类似错误的出现。
需要提醒的是,这里面还有一个效率问题。如果时间不允许,而你仔细去抠每一道错题的话,那么就要删繁就简,对于算错的、看错的、特别繁难的(看了答案还是觉得很“绕”的),可舍弃不看。但对于起初想不到的,但看了答案以后一下子就很明白的.,则要给予充足的时间去看、去反思沉淀,因为它们往往是你分数的“增长点”。
做好每一套卷子——
力争每一套都有收获
“化蝶”阶段,每个学校都会给同学们一些模拟试题做,我们要尽量把这些试卷的价值最大化。
首先要养成解题规范的好习惯。俗话说“不怕难题不得分,就怕每题都扣分”,所以务必将解题过程写得层次分明、详略得当、结构完整。
其次要重视考试中暴露出的问题。对于“通性通法”出问题的,要高度重视,加以改正,因为越是基础的越是重要的。反过来,如果是在技巧性非常强的题目出问题的,不要过于关注,它们往往不是高考的重点。
再有,要积累“卷感”。卷子做完以后,根据试卷特点,分析一下在各个题目时间分配、做题顺序,某些题目的取舍经验与失误,以便于在高考时,针对不同“口味”的试卷,都能够果断自信、从容不迫地发挥出自己的水平。
注重考试策略——
考场上做个“明白人”
考试时,我们需要搞清以下几个关系:
1)审题上花点时间永远是值得的,把题审清了,解题方向有了以后,再有条不紊地去做,总体上往往是省时间的。否则题目审错了,或者在起始位置出错了,那从一开始就已经输了。
2)中档题的准确率决定了你的位置,而高档题是用来“锦上添花”的。因此,对于多数考生来说,“押宝”在中档题上比押在高档题上“靠谱”。
3)考试最终比的是谁的分高,而不是比谁做的多。所以选择、填空和前三个大题及选考题要舍得花时间做好,对于后面两个压轴题,做不完的话,记得要得步骤分。